关于将听障儿童体育教学与感统训练有效结合的调研报告
◎长治市聋儿康复教育中心 王军 逯海平 王丽艳
一、概述
感觉统合训练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项现代科学训练理论和方法的集合,主要是有意识地加强人的各种器官的锻炼,调动其感受外界信息,加强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实现人体的感觉提升和快速应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提升学生的手脑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开展感统训练的目的 感统训练的主流方式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感统失调的儿童营造出虚拟的康复训练环境,包含多种训练项目,结合实物训练器材,有效提高儿童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实现大脑与身体各种机能的联系与协调,从而促进儿童大脑和机体的发育。 感统训练注重儿童感觉和动作的发展,帮助儿童与环境产生互动,帮助儿童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去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和声音,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以此发展动作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感统训练有助于改善听障儿童常见的一些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针对听障儿童的个体情况制定了系统的训练方案,使他们在活动中增强了肺活量及呼吸肌收缩力量,以便其更好地调控发声时的呼吸;将合理分配、集中和适时转移注意力,提高听障儿童的课堂适应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感统训练也改善了听障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增强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胆量。 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强听障儿童的体质、发展听障儿童的智力,帮助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残疾儿童融入主流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对听障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听障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使注意力集中;帮助建立自信;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竞争、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团体适应能力。 三、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感统训练的必要性 通过对随班就读的听障儿童的观察、评估,并对其家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听障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胆小、怕黑、黏人、爱哭、语言发展迟缓、固执、身体协调和精细动作不良等问题。经调查,听障儿童感统失调率明显高于健听儿童,因此开展学龄前听障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十分必要。 考虑到在多数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普及一对一的感统训练不现实,体育教学可昨晚普及感统训练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感觉统合训练尤其是对前庭刺激性的输入,能够优化动作协调能力,以促进听障儿童康复。个案分享: (一)xx,女,5岁,通过观察与评估,确定孩子的前庭平衡失调和大脑双侧分化异常,比较多动,注意力差,自控能力差。我们通过“袋鼠跳”(让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项目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具体实施: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在a阶段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技巧纯熟。通过训练,孩子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xx,男,4岁,通过观察与评估,确定孩子动作企划能力差、方向感差,容易迷路。针对孩子的情况,我们为其制定了“踢滚动的球”方案,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具体实施:a.先用中型球练习,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训练人员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的右脚。通过阶段训练,孩子的动作企划能力,方向感都有明显改善,自信心明显增强。 当前国内外所实行的感觉统合训练以体育游戏为主,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主动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听障儿童触觉、平衡觉,还能进一步调节其手眼协调能力,开发身心潜能与智力,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听障儿童本体感觉与掌管相关功能的神经将会进行多次统合协调,听障儿童运动协调性、注意力的集中、情绪稳定性等问题将会得到改善。 四、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感统训练 (一)训练认知程度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让感觉统合训练和体育教学活动的融合,提升二者之间的融合程度,使得课程在开发儿童智力的同时,增强儿童的身体机能。还要防止各项体能运动项目都能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错觉。想要在特殊教育的教学中充分将体育教学与感统训练相结合,需要深入分析体育教学的知识内容,确定感觉统合训练的整体目标,并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调整,选出有效适合低龄听障儿童的体育活动类型以及教学方式。 (二)加强个别化教学 体育学习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低龄特殊教育的体育日常教学中,将感觉统合训练放在核心位置,借助相关器械,通过集体化教学,从中认识到听障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听障儿童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训练,根据训练反馈对训练内容进一步进行设计。如: 1.扔球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适用年龄:3—4岁 帮助给予:(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2.扶物能单脚站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5秒。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不要把脚放下;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三)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 感觉统合的训练所涉及的知识比较繁杂,不仅和生理学有着一定联系,还和训练学等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老师们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现阶段,在听障儿童教学课堂中,大部分的特教老师专业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比较高,但在感觉统合训练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误区。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将感觉统合训练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系统开展训练活动。 总之,听障儿童普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对于其学习、成长将造成负面影响。需要特教老师、家长引起重视,通过科学方式的运用实现体育教学及感觉统合训练的有效结合,为听障儿童的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