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全省各级残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以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为残疾人服务为中心,科学谋划事业发展,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康复工作
    2012年,康复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这一主线,不断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康复救助政策不断完善,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大批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
    视力残疾康复  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9124例,其中为7046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全年为56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3829名,有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6364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听力语言残疾康复  加强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共对797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培养各类专业人员381人。规范聋儿家长学校,开展家庭训练,共培训聋儿家长1027名。    
    肢体残疾康复  全年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35个,对345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装配了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进行了术后康复训练;对9854名肢体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其中:脑瘫儿童机构康复训练654人,肢体残疾儿童社区、家庭康复342人,成年肢体残疾人社区、家庭康复8858人。
    智力残疾康复  全年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37个;对4407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与服务。
    精神病防治康复和孤独症儿童康复  在64个县(市、区)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100626名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到80.52%,显好率达到56.33%,社会参与率达到44.48%,肇事率0.04%;解除关锁246人;对594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有40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在其它康复训练机构训练孤独症儿童190名。
    辅助器具供应  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止到2012年底,累计建立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43个,为残疾人减免费用装配普及型假肢725例,供应辅助器具37124件。

    社区康复  在23个市辖区和87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4971个,配备16586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加大各市康复协调员培训力度,省残联举办9期社区康复协调员市(县)级师资等培训班,组织100名基层康复技术人员到省直康复机构进修。各市、县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5600名、康复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1162名。
    二、教育工作
    残疾人的教育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保障。通过实施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对198名残疾大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对102名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资助了200名残疾高中生,每人1000元。使用78万元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了308名学前年龄段的残疾儿童。我省4名特教学校教师获得“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荣誉。
  
    全省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372人。其中:聋高中4所,在校生335人;盲高中1所,在校生37人。全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3个,在校生36人,毕业生17人。有183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51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全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2435人。其中:视力残疾126人,听力残疾173人,言语残疾163人,智力残疾759人,肢体残疾863人,精神残疾58人,多重残疾293人。
    三、就业工作
    就业  继续实施了“城镇百万残疾人就业工程”,开展了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2012年全省就业援助月活动,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城镇新安排5571名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1836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947人,公益性岗位就业122人,个体及其它形式就业2614人,辅助性就业52人。全省城镇实际在业人数123451人。406923名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294641人,其他形式就业112282人。
    职业培训  组织我省选手参加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及盲文基础能力竞赛,获得了优秀作品奖和团结协作奖。全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300个,其中残联兴办72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228个;本年度城镇职业培训人数7235人。
    盲人按摩  全省保健按摩机构354个,医疗按摩机构49个,全年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402人、医疗按摩人员95人。组织了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和全省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评审,有2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中级职称评审,13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初级职称评审。
    四、社会保障工作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要求,2012年我省实现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进一步加大。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达到85263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4477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41122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119075人。城乡262391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其中: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63095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99296人。城镇集中供养和其他救助救济16223人。五保供养和其他救助救济80973人。 
 
 
    全省寄宿制托养机构80个,托养残疾人1371人;日间照料托养机构合计41人,托养残疾人556人;本年度享受居家托养服务残疾人8483人。
    五、扶贫工作
    本年度扶持贫困残疾人户59879户,扶持94844人,脱贫40381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20866人次,投入培训经费691.47万元。
    结对帮扶单位688个,结对帮扶个人2964人;建立残疾人扶持基地305个,安置残疾人就业5091人,扶持带动残疾人6746户。
    完成486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投入资金2369.50万元,受益残疾人5594人。
    六、维权工作
    2012年全力推进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活动,扎实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积极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法制建设  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我省实施办法立法准备工作,地市级制定或修改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4件;县级以上人大执法检查或专题调研55次,政协视察和专题调研33次。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70次,参加人数28055人; 开展法律培训班80次,参加人数4225人。  
    法律救助  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协调机构24个; 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27个,办理案件174件; 为残疾人进行了法律咨询服务10081人次。
    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120个,办理案件753件,对1678名残疾人进行法律援助。
    参政议政  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当选为省、市、县级人大代表的78人;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被推荐为省、市、县级政协委员的161人。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112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55件。 
    无障碍建设  市、县(市、区)政府制定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16个; 全省43个市、县(市、区)建立了无障碍建设领导协调组织;66个市、县(市、区)系统开展了无障碍建设;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873户,无障碍建设检查51次,无障碍培训646人次 。
    为17159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来信来访  各级残联共处理残疾人来信1776件,接待残疾人来访15787人次,其中:集体访19批次,195人次。
  
    七、宣传文体工作
    2012年,各级残联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以面向基层为重点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化体育工作。
    宣传工作  举办“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展播”活动,选送14件作品参加全国评选。组织2010年-2011年“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省级主要报刊媒体刊登稿件数302篇;报纸专版5个;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个;地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稿件数1512件,报刊专版17个,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1个,电视手语新闻栏目1个,建立地市级新促会3个。
    文化工作  制定出台《山西省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省级和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已达到2个和10个,举办残疾人文化周活动2次和43次,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分别是4次和24次。我省省级图书馆和所有已建成完工的市级图书馆均全部建立了盲人图书室,没有市级图书馆的市在市政府所在区的县级图书馆建立了盲人图书室。
    体育工作  举办省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2次,参加人数400人;建设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1个,培训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132人,组织残疾人体育比赛1次,参与的残疾人运动员162人次,聘任教练员18人。
    地市级残疾人体育示范点18个,组织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73次,参加人数2047人。
    先后组队参加了全国特教学校盲人跳绳,盲人乒乓球,全国聋人田径、乒乓球、游泳等比赛,参赛人数47人,获得2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以及其它名次。
    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我省盲人柔道运动员李小东、周倩分获1银、1铜。
    八、组织建设工作
    2012年,全省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实施“强基育人工程”为抓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组织建设  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33条)达标验收方案》,完成了对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全省市县出台了专职委员管理办法,两级残联对专职委员培训达1万多人次,通过财政支出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落实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的达80%。
    在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方面,1463个乡镇(街道)中,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1827名;25467个社区(村)中,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24364名。
    队伍建设  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基本上都配备了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省残联配备了驻会盲人理事;11个市级残联中,有9个市残联领导班子配备了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119个县级残联中,有97个县级残联机关配备了残疾人干部。全省市县乡残联实有人员已达5196人。干部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
    专门协会  全省共建立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533个。其中:盲人协会107个、聋人协会107个、肢残人协会108个、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104个、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103个、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和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二者合一的4个。
    截至12月底,全省残疾人证录入数为746556条,发放证件705916个,发证率达到94.6%。
    九、统计工作
    统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残联共有137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普遍得到重视,省级残联举办培训班1期,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80人次;市级残联举办培训班10期,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178人次。
    地方残联全面推进网站建设,目前省残联已开通了门户网站,有11个市级残联网站和60个县级残联网站也已开通,网站总数比去年增加18个。这为今后残联系统网站集群服务奠定了基础,残联系统网上信息服务正在逐步覆盖全省。市级残联开设网站技术培训班9期,培训各级残联信息员达165人次。各级残联共有191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信息化工作。 
    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截止到2012年底,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47个,在建项目共计12个,筹建项目共计11个。其中: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总占地面积11.71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10.14万平方米,总投资2.69亿元。
    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康复设施共计31个,在建项目共计7个,筹建项目共计4个。其中: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康复设施总占地面积10.14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6.86万平方米,总投资1.67亿元。
    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托养设施共计1个,在建项目共计1个,筹建项目共计3个,其中: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托养设施总占地面积0.60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0.20万平方米,总投资0.04亿元;
    十一、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
    配合全国监测办进行2011年度问卷数据计算机录入和质量评估,完成《2011年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山西数据分析报告》和《2011年山西省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评估报告》课题研究。
    十二、各市残疾人工作生动活泼、锐意进取,创新争优氛围更加浓厚
    太原市积极推进《太原市残疾人保障办法》修订工作。大同市协调城区政府通过公益岗位安置的办法解决了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营运遗留问题。朔州市在怀仁县兴建了占地200亩的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忻州市努力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阳泉市对城乡二级以上残疾人实施特殊救助,形成了长效机制。晋中市利用市级彩票公益金,对200名高中阶段残疾学生进行资助。吕梁市年初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签订“残疾人事业目标管理责任书”,年中督导,年底考评。长治市被确定为“十二五”残疾儿童随报及早期康复工作试点市。晋城市残联被市政府表彰为“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临汾市积极创建“儿童康复无盲点市”。运城市残联在全国农村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上介绍了凯盛项目扶贫经验。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残联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大力帮助下,残疾人事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总体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残疾人事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
    推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残疾人达小康目标,必须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存权。以重度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为重点,逐步建立完善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解决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和危房改造等基本需求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个残疾人。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着力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重视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增加残疾人收入,缩小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以残疾儿童为重点,建立完善免费抢救性康复制度,加快普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以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为着眼点,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努力推进制度定型,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推动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服务供给模式。

来源:省残联计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