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会 放飞梦想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的苦难并不局限于先天或后天残疾本身,还来自社会的歧视。
残疾人要想立足社会,需要社会的关爱,需要宣传和落实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三十年来,在让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权利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残疾是社会进步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残疾人残而不废,一样可以融入到社会大家庭,只要能够解决残疾人生存、社会参与等问题,他们会怀着感恩的情怀,以各种方式回馈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残疾人身有残疾,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更多,但他们身残志坚,他们中有许多不倒的英雄!
残疾人在农村比例相对较大,优秀者走出农村奋斗在各行各业,多数残疾人扎根农村,靠种地或手艺维生。我乡栗某某,今年53岁,是一名视力三级残疾人。不过他脑子好,在校时就是优秀学生,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加上当时农村学生普遍上个初中就不上了。栗某某初中毕业后回家和父母生活,家里的脏活杂活抢着干。父母让他和村里的人学做手工挂面,学会后做了几年也未打开市场,就不干了。后来,他经过二年多的努力考上了会计证。那年头能写会算的健全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缺会计。他被村主任看中,在村里当上了会计,一干就快20年,每一笔收入支出准确无误。每个村民找他办事都尽心去办。歧视和恶语还算轻的,由于他坚持原则,有的人就想换了他。村领导们坚持让他当会计,说他工作细心、认真负责。工资发多发少都不计较,尽心尽力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今年面临县乡村换届,刚开年他就忙碌上了,把村里选民登记清楚,做到了不漏一人。虽然上天对他不公,虽然无法令所有人都理解尊重他,但是,只要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但是,他知足常乐地生活着,用炽热的爱奉献在会计的岗位上,换来了村民的认可。
来源:长治市襄垣县善福镇残联 顾子萍